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伟星股东,(https://xueqiu.com/6290488289/303614454)
昨天有个朋友说他买的某只股票亏损20%了,要不要止损?他问了几个人,有的告诉他亏3%就要止损,现在有点晚了;也有的说如果你是做价值投资,那就不需要止损;还有的说已经亏成这样了,那就死拿着,等回本再说。他现在有点迷茫了,不知道炒股要不要止损、怎么止损。
这个问题应该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,我以前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,很多炒股大V都说要设置止损线,及时止损;也有的会说亏损很正常,即使是大牛股,上涨途中也可能回撤30%甚至更多,要有持股信心,敢于在下跌中加仓。
其实要不要止损的问题很简单,不光是投资,做什么事都需要考虑止损,一个项目,一份工作,甚至出一趟门,当确认有问题的时候,我们都有可能会选择主动退出,这样避免继续投入金钱或时间。但是到了股票市场上,很容易就把这些常识都忘记了,要不要止损变成了一个到底该不该做的疑问。
止损肯定是需要做的,但止损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停“止”,而是如何定“损”,也就是如何认定亏损。如果已经确定亏损了,你还不止住,那就有问题了。有人说已经亏损了20%,这不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吗,还要怎么确定?
我们还是回到常识,比如在社区开个小店,开始要交店铺租金,付进货款,然后小店开张了。第一天开张没卖出去多少,赚的钱不够支付房租和已卖商品的进货成本,这时其实已经是亏损了,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关店止损?我相信不会有人这么干,肯定要再等等,过一段时间再看,多等几个月甚至几年,同时考虑其它原因,比如刚开张,人流量还不足等,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,就可以开始盈利了。
同样开一家小店,有人干两个月就关门了,有人一直把手里的钱都亏完才罢手,也有人最后扭亏为盈,甚至做成百年老店。可见,已经亏损多少钱并不是止损的充分条件,要确定亏损,还需要有时间概念。
时间概念来自于买入前的规划,也就是回答这三个问题:为什么买?买多少?什么时候(条件)卖?这个什么时候卖,既包括了盈利卖出,也包括了亏损卖出。所以说,止损不是买股票之后才会有的事,而是在买股票之前就应该想好的事。
一个投资体系,上面三个问题是最基本的,止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,只有和整个体系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。这样说貌似有点复杂,简单一点说,关键在于判断在一个计划的投资周期内,股票的价值能否到达预估的位置。(注意,这里用的是价值,不是价格,短线选手用的是价格。)
本质上还是一个确定性的问题,如果站在当前的时点上预估,在可展望的投资周期内,价值无法实现了,那就需要改变投资计划了。这里改变投资计划,包括继续持有,但降低收益预期;或者继续持有,择机卖出;也可能马上卖出等。这样在卖出的时候,如果还是亏损的,那就是止损了。
上学的时候,语文老师经常说不要片面理解一段话,要有上下文,在语境中去理解。其实做任何学习都是这样,要系统性学习,不要只看一个点,要把知识点放进框架结构中,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,知识点才有意义。
飞机发动机很重要,单独拆下来,那它可能就失去了价值,即使放到另外一架飞机上,只要型号不一样,体系有差异,发动机也发挥不了作用。
止损也一样,就如同上面说的发动机,在不同的投资体系下是有差异的,因为投资依据和周期都不同。作为一个短线选手,他评估的周期可能是明天、本周、本月等;作为一个长线选手,他看的周期可能是今年、明年、三五年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。
容易犯的错误是,一次计划内的短线操作,却拿一年后的价值来设置止损点,结果没有及时止损,结果变成长线持有;或者一次计划内的长线操作,计划持有1年,明天跌了一点,马上止损退出了。
止损还要注意的是,不要觉得卖掉了就是止损了,一定是有意识地卖掉了,而不是冲动之下卖掉了。有意识的卖掉是有客观的依据和合理的逻辑,自己内心是非常清楚的。
有些事情理解了很简单,但真不容易说清楚,甚至觉得是没有意义的。我也不是专业的,只能用非专业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。一些基本的逻辑和常识,往往构成了一个体系的框架要素,先把这些最简单的事做好,把框架结构搭起来,后面再一点点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