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8月28日,根据官方媒体的正式报道,中国海军的165“湛江”号导弹驱逐舰和166“珠海”号导弹驱逐舰正式退出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,这也正式标志着中国海军自行设计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——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已经全部退出现役,彻底成为历史。
退役交接仪式
作为中国海军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款导弹驱逐舰,051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跨度很长,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,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,前前后后共建造了17艘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。而这次退役的165“湛江”号和166“珠海”号则属于最后的“旅大”级改型——051G型。
“珠海”号被移交给重庆市了
虽然165“湛江”号这次是和166“珠海”号一起退役的,但是目前能够找到的信息中,只能查到166“珠海”舰将被移交给重庆,估计会改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如果165“湛江”号一直没有找到接收方的话,有一定的概率会被直接拆解掉。
“旅大”级拥有非常多的子型号
虽然“旅大”级在长达20多年的建造过程中,因为中国海军获得过不同的建造技术和设计理念,而出现了“051D”、“051Z”等多种型号,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可以分为两款——051G型和非051G型。
之所以这样进行区分,是因为直到051G型出现,中国海军才首次实现了“全舰协调统一作战”的能力。在051G之前的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,因为各个子系统来源不同,不仅无法做到全舰统一协调作战,甚至连最基本的电磁兼容都做不到,不同雷达系统和火控系统甚至会互相干扰。
051G开始才实现全舰协调作战
在051G型导弹驱逐舰上,中国海军终于结束了通讯全部靠吼的情况,实现了“集中指挥、分散控制”。而051G型如果要严格区分的话,还可以分为051GI型和051GII型,其中“湛江”号属于051GI型,“珠海”号属于051GII型。
一开始是没有装备防空导弹的
051GI型和051GII型都采用了全封闭式舰桥设计,提升了恶劣海况下指挥机构的作战能力。反舰火力一开始装备的是“鹰击-8”反舰导弹,随后又升级为“鹰击-83”反舰导弹。防空火力一开始只有双联装76A型37毫米自动高炮,随后又加装了“海红旗-7”点防空导弹。
两舰后来都加装“海红旗-7”了
051GI型和051GII型最大的不同之处,就是051GII型重点强化了反潜能力,装备了DUBV-23型舰壳声呐和DUBV-43型拖曳式可变深度声呐用于搜潜,舰上同时装备有“鱼-7”型反潜鱼雷,理论上具备独立的搜潜、攻潜作战能力。
“鱼-7”型反潜鱼雷
但实际上,因为051GII型仍然装备着老旧的蒸汽轮机,导致其声呐系统受蒸汽轮机的影响较大,探测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。如果要强行执行反潜作战任务,那么051GII型就需要低速航行,降低蒸汽轮机对声呐造成的影响。
051GII型改进前后对比,上为改进后
而在所有的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都退出现役后,中国海军中比较老的国产驱逐舰,就剩下051B型导弹驱逐舰和051C型导弹驱逐舰了。随着国产052D导弹驱逐舰数量的进一步增加,这两型导弹驱逐舰距离退役也越来越近了。
图源网络,侵删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