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队世界杯_2014世界杯德国 - dyhdcw.com

千姿百态的螭纹装饰

原创 观复逍瑶 观复博物馆

螭,传说中的一种龙,又名螭虎龙。

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有“蛟龙、赤螭”之载,张揖的注释称:“赤螭,雌龙也”。其名称又叫螭虎、螭龙。其形盘曲而伏者,称蟠螭。

玉龙螭纹洗,汉,故宫博物院藏

《广雅》中记载:“有鳞曰蛟龙,有翼曰应龙,有角曰虬(qiú)龙,无角曰螭龙”,将没有角的龙称为螭。

螭纹兴起于春秋战国,兴盛于两汉,此后历代螭纹基本沿袭汉代螭龙造型。汉魏时期,螭纹盛极一时。螭纹装饰,尤其是螭纹玉饰达到早期的一个高峰。

在古代传统祥纹瑞兽中,螭龙的形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。

中国文化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,书、画勃兴,文房用具出现了很多新品种。此作品内膛较浅,口又阔,应是文房用品中的笔洗。此器玉料为青色,圆形,内膛很浅,可贮水。口沿宽而平,两侧横出片状柄,左侧柄饰龙、螭,螭头似虎而有角,身自云水中隐没,龙隐于螭后,仅露头,头形似熊。右侧柄装饰一长身龙,独角,身亦隐于云水中。

玉龙螭纹洗(局部),汉,故宫博物院藏

螭纹自汉魏大为盛行后,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热度减弱。大小螭龙纹经过汉魏的盛行,唐代时用螭纹装饰的器物已十分少见。宋明两代复古风行,仿古题材大小螭龙纹卷土重来,广见于工艺品上。

到了宋代,因宋人推崇古器,崇尚复古,各式仿古题材的螭纹得以再度流行,并广见于宋代瓷器、家具、玉饰、玺印、服装等制品上。

玉双螭纹臂搁,元,故宫博物院藏

古人认为螭是龙的一种。宋、元以后,多以螭龙纹装饰玉璧。

宋以后,玉器中大量使用螭纹装饰,但螭的形象已无汉代螭纹的特点,更似爬虫。双螭灵芝图案在元代玉器上较为多见,据此作品的样式、螭纹及灵芝的特点可确定为元代所制造。

玉九螭璧,明,故宫博物院藏

黄花梨木雕六螭捧寿纹玫瑰椅,明

故宫博物院藏

在明式家具的子母螭龙纹上,匠师们表现出杰出的雕刻才华和功力,寥寥数刀,大小螭龙的身份、表情都准确刻画出来。

此椅靠背镶板透雕六螭捧寿纹,下以圆形螭纹卡子花支垫。扶手横梁下装壸门牙,浮雕螭纹。藤心座面,下装券口牙子,浮雕螭纹及回纹。圆腿直足,腿间装步步高赶枨。

白玉镂雕螭龙纹佩,清

故宫博物院藏

在传承及使用过程中,螭纹在各个朝代均得到一定的发展变化,流传至后期,尤其到了清代,螭纹形成了可谓“千姿百态”的外貌风格。

原标题:《千姿百态的螭纹装饰》

阅读原文

Copyright © 2022 中国队世界杯_2014世界杯德国 - dyhdc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