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传的说法靠谱吗?
隔夜的水以及其它的饮品
究竟能不能再次饮用呢?
记者在超市分别购买了矿泉水、绿茶、果汁和牛奶
接下来
我们就通过专业的实验一探究竟
菌落、大肠菌检测
根据实验要求,记者每样饮料各买了两瓶。志愿者将这四种饮料各开启一瓶,现场喝上一口,再重新盖上盖子。之后,喝过的饮料和没有开封的饮料一起存放在专业实验室里,等待第二天进行检验。
在经过24小时后,检测员分别对喝过之后隔夜存放的饮料和没有喝过的饮料取样,进行大肠杆菌以及菌落总数的检测。两天后,实验有了结果,没有喝过的饮料细菌检测均达标。而喝过了饮料中,牛奶里的某菌种菌落总数已经超标,绿茶、果汁则未检测出超量细菌,而矿泉水24小时样和48小时样均有较多的细菌,并呈爆发式增长。
检测员表示:已经喝过的绿茶、果汁饮料未检出细菌,是由于里面添加了抑制细菌的添加剂。一些饮料中含有茶多酚、柠檬酸钠,它们是抗氧化剂,能够抑制菌落的生长。
此外检测员介绍,饮料当中富含糖分,尤其是牛奶、咖啡还含有部分蛋白质,这些恰恰是细菌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,饮料俨然成了细菌的天然培养基。
在本次实验中,四件样品未检测出大肠杆菌,而这些饮料检测出的细菌量都在可允许的范围内。不过专家说了,在实验中志愿者只是喝了一口,相对来说污染的概率会小很多。但在实际生活中,人们喝饮料时一般会反复冲荡,那样,污染的几率会高很多,如果拧瓶盖的时候手上恰好有大肠杆菌,瓶内饮料也有可能被污染,会导致饮用者拉肚子。
细菌繁殖速度:牛奶>矿泉水>果汁>茶类
另外专家表示,细菌的生长条件是根据温度变化来决定的,如果温度相对较高,它的生长繁殖会快很多。所以,在室外或车里面喝的话,细菌的生长会更快。
实验结果说明,隔夜饮料细菌的繁殖速度从快到慢,依次为:牛奶>矿泉水>果汁>茶类,尽管细菌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致病,但专家建议:开封后的饮料、尤其是牛奶和矿泉水,如果动嘴喝过,隔夜之后最好不要饮用。
看完这个实验,
大家该心中有数了吧,
建议您,
无论什么饮料尽量都在当天饮用完,
避免病从口入。
来源:关注
编辑:阿娇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